来源:中信证券
随着氢燃料车的逐步发展,未来政策有望向上游加氢等基础设施倾斜,加氢站的建设有望提速。长期而言,在规模效应及设备国产化的推动下,加氢站运营的盈利也有望得到保障,料未来行业利润空间可达70亿元。目前可关注初步布局加氢站、有望获得先发优势的公司。
需求渐增叠加政策倾斜,加氢站建设迎来催化剂。
2019年底我国已建成52座加氢站,珠三角及长三角地区数量占比60%,呈现明显的产业集群效应。去年3月财政部公布的补贴政策中,明确计划将其他新能源汽车节约的补贴费用转向支持上游加氢基础设施等方面,地方上也有一定力度的补贴,各省市2020/2025年规划建设的加氢站规模分别达到100/500座的量级。随着氢能源客车的增加,叠加产业、“新基建”政策催化,预计未来几年加氢站建设有望迎来加速发展。
规模效应及设备国产化可降低加氢站建设成本30%~40%。
相比而言,外供高压氢气加氢站相比外供液氢和站内电解水制氢加氢站的成本低约30%/40%,预计未来应用前景最为广泛。而加氢站建设成本主要来源是三大核心成本:压缩机(成本占比32%)、储氢瓶(14%)、加氢系统(11%),当生产规模达到百千套时,成本可分别下降56%/8.5%/30%,叠加核心部件的逐步国产化,预计未来加氢站的建设成本可降低30%~40%左右。
预计到2030年加氢站运营行业的利润空间可达到70亿元。
目前一座日加注量1000kg的加氢站每年的运营利润约为140万元,单位净利6元/kg(含补贴)。随着下游氢燃料汽车加氢需求不断增多,加氢站利用率可上升至90%,同时规模化后成本端的下降可对冲补贴政策的退出,预计未来年度利润可上升至160万元左右,相比当前利润增长约20%,单位净利小幅为5元/kg。按照2030年燃料电池车90~100万辆的市场规模测算,对应加氢需求达到140万吨,预计届时加氢站行业的利润空间可达到70亿元左右。
风险因素:
补贴及产业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加氢站设备成本降低进度较慢。
投资策略:关注先发布局的公司。
目前加氢站行业处于起步阶段,行业较为分散,且有明显的区域特性。虽然目前还未有主营加氢站业务的上市公司,但预计随着氢能产业的逐步发展,加氢站建设、运营及相关设备企业将明显受益,建议积极关注在加氢站领域已有所布局的美锦能源和雄韬股份。此外,加氢设备相关上市公司主要有厚普股份和雪人股份,同时中石化等企业也有望利用现有优势进入加氢站运营领域。